最新消息!2021年第三季度“辛安好人”评选投票开始啦!快来投上你宝贵的一票吧!!!即日起,辛安矿2021年第三季度“辛安好人”评选——微信投票开始啦!经过评委会初审,28名候选人脱颖而出,他们都是安全生产经营工作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现通过微信公众平台进行网络投票。最终,评委会将根据微信投票、评委打分选出三季度“辛安好人”。投票时间:即日起至8月29日24时投票规则:本次投票活动通过不记名网络投票方式进行,禁止恶意刷票、拉票;每人仅可投票一次。 2021年三季度“辛安好人”候选人事迹简介(28人)孝老爱亲(2名)索自兴,男,53岁,中共党员,生产准备区仓库保管员。他常说:“谁都有父母,谁都有老的那一天,我也有需要别人照顾的时候,我此刻得做出榜样来,好好孝敬老人,等我老了儿女才会孝敬我。”他再忙也把照看老人的事放在心坎上、摆在第一位,让老人吃好、穿暖。无论遇到什么难心事,对老人时永远是一张笑脸。父亲因突发急病晕倒,他急忙送进医院,拿出所有积蓄,及时为老人看病。住院期间,索自兴跑上跑下交钱拿药,端屎端尿,嘘寒问暖,把老人照顾得无微不至,直到老人出院。父亲去世后,主动把母亲接到家里,让母亲安享晚年。如今四世同堂,一家人和睦相处,其乐融融。李燕,女,47岁,中共党员,材料科党支部书记。在工作上兢兢业业,履职尽责,生活中扮演好母亲、妻子、女儿、儿媳多重角色,用不尽的爱和百善孝为先的美德支撑起了两个家庭。母亲去世,2020年初父亲突发脑梗,导致半身不遂,几乎瘫痪,她每天为父亲翻身擦洗,和爱人一起帮助父亲做康复治疗,父亲瘫痪在床,脾气变得暴躁,每当这时,李燕都耐下心,向对待孩子一样,笑呵呵地哄着父亲。经过一年的精心照顾,父亲能够独自站立行走和生活基本自理。自结婚以来,就和公婆住在一起,她和婆婆从来没有红过脸,拌过嘴。今年7月初,婆婆因脑梗生病住院,她单位、医院、养老院、家都要照顾到,常常忙得晕头转向,没有一丝怨言。助人为乐(2名)崔峰,男,40岁,群众,机电科技术员。工作中他勤勤恳恳、踏踏实实。生活中酷爱运动,是一名充满“正能量”的人。看似粗犷的外表,其实是一个热性、善良、细腻的人。他的踏实、善良、乐于助人的性格被大家热情的称为“峰哥”。从2000年第一次走上献血车开始的200毫升、到后来的400毫升,踏上了连续无偿捐献自己血液的爱心之路,截至到现在,他已经累计无偿献血达18次达到6800毫升。申明云,男,31岁,中共党员,通风区测风班长。谁有困难只要他能帮得了绝不推脱;在工作中一丝不苟,勤勤恳恳;2010年4月开始无偿献血,每年捐献1次,每次400毫升,截至现在无偿献血累计3600毫升,除了自己献爱心,他还自发组织身边的好友建立了无偿献血爱心微信群。敬业奉献(24名)张朝旺,男,41岁,群众,采煤区采煤二班班长。自2001年担任采煤班长以来,用真情实感激发班组整体合力,强化学习,科学管理,率领全班职工在多断层、大倾角、过老巷等困难重重的工作面,安全生产连创佳绩,工程质量屡创精品,生产任务月月超产。七月份,面对工作面生产条件困难、环境恶劣、过断层等影响,积极组织职工加强现场岗位操作,通过合理组织、克服困难,每日割煤2刀,完成区内下达的任务目标,实现安全生产。在全班开展了“创建学习型班组,争做高素质职工”活动,强化班组职工的技术培训。陈丽军,男,51岁,中共党员,采煤区机电班副工长。在11212-2煤柱工作面生产时,由于该面机电设备多、战线长,为保证安全运转,他坚持以“保运转服务生产”为己任,每班第一个达到工作面,从运料巷到工作面再到溜子道,都要挨个巡查一遍,发现机电设备隐患,及时组织人员处理。为了动态掌握所负责的所有设备的运转情况,他对每台设备建立了台账,严格落实分机包台责任制和设备检修四定管理,确保每台设备检修维护到位。目前工作面液压支架距离液压泵站较远,供液管路长,为了保证每一台支架完好,他对支架实行列表检修,每班对支架实行动态掌控,发现问题及时安排专人更换,对液压泵站加强水质、浓缩液、液压油的管理,强化液压泵站乳化液配比浓度标准要求,保证了工作面支架完好,促进了安全生产。杨光辉,男,51岁,中共党员,采煤区采煤三班班长。面对工作面上下巷道、中间巷超前处理过程中顶板破碎、巷道窄没人行道的实际,积极向区提合理化建议,建议区采取超前扩帮和台阶式卧底作业方式,加强上下巷道扩帮和卧底,以改善巷道现状。经过采纳实施,实行边出煤边卧底边扩帮方法,改善了巷道的文明生产质量,多收原煤创效益,建成了矿回采标杆巷道。严格按照“十点十线”质量标准化建设要求,率先在上下巷道大搞精品亮点工程创建活动,先后创建出物料摆放点、牌板吊挂点、超前处理管理点等精品亮点工程。马文杰,男,43岁,中共党员,生产准备区验收班班长。被称为“创新达人”,平时爱琢磨、爱创新,他的创新项目很多,其制作的无注浆沿空留巷模型,多次在集团公司参展,荣获集团公司创新项目二等奖。打眼所需的手钻一般都是220v电压,不防爆不方便,会给安全带来隐患,他利用一淘汰的风动扳手,将里面的冲击块焊接在一起,并在风动扳手前头焊接一个卡头,成功发明了风动手钻,解决了井下在铁器上打眼的难题。结束工作面撤出支架时,都是用绞车把支架拖到装架平台上,需要人工抬着液压单体围着支架来回转,效率低、职工劳动强度大不安全。他把装架平台拉到工房,边比划边设计,完成后只需一人操纵阀组,凹形槽内的千斤顶便可做伸缩动作,将支架调到最佳位置,又快又稳当,既降低了职工劳动强度,又保证了职工施工时的安全,大大提高工作效率,由原来的每班装2个架,提高到每班装6个架,受到矿党政高度赞扬,并在全矿推广使用。刘文学,男,50岁,中共党员,生产准备区机电工段工长。他积极开展岗位创新,为生产排忧解难。起动采煤机时靠人喊,根本听不见,他利用采煤机电源线多芯的特点,在机身下端安一个电铃,达到了安全警示效果。今年4月份,216-1煤柱工作面运煤巷破碎机皮带轮固定螺丝切断,导致破碎机无法使用,断丝在固定轮盘上取不出来。运煤巷没有轨道,破碎机无法升井检修,而且升井检修时间也过长,会影响正常生产。为保证正常生产,刘文学安排人员就地检修。利用早班检修时间,1个圆班就完成了检修工作,省去了拆除、升井、回运、安装用工,共计节约2000余元开支。工作面电机冷却水直接流到工作面,导致工作面水大,出水煤现象严重,经过多次调查研究,利用电磁阀的工作原理,解决了工作面出水煤问题。申翔微信投票第三方平台刷票,男,40岁,中共党员,开拓区副区长(主持行政全面工作)。无惧风雨闻“汛”而动,抗洪抢险做先锋。在“雨季三防”中昼夜坚守,他的身影站成了一面旗帜,彰显了当代峰煤人的风采。7月21日,突降暴雨,他率领开拓区首当其冲,在接到矿调度室电话后,立即组织24名抢险队员火速奔赴坑木场,他们趟着水,抡着锤、挥着锹,按照上级指示,对辛安矿围墙进行破墙排洪。泥巴裹满裤腿,汗水湿透衣背。熬得红肿的眼,磨出血痕的肩。当暴雨来袭、当险情出现,他的身影总是突击向前,义无反顾、奋勇当先,无私无畏。两天一夜的抗洪抢险,洪峰退去,人物平安。郭孟良,男,36岁,中共党员,开拓区团支部书记。一直坚持“凡事无小事”的信条,在工作中用心做好每一件在别人看来不起眼的小事、琐事。尤其是在疫情防控中,他每天都坚守在工作岗位上忙碌,为全区370多名职工打印出入证塑封好,一直到夜里十二点,确保了职工第二天可以正常上班。他每日消、防护、测温,关心每一位职工的状态,在幕后默默守护每一位职工的健康和安全,在岗尽其责,尽心尽力做好本职工作。侯永兵,男,47岁,中共党员,开拓区1109队队长。他长期从事井下掘进、巷道整修等工作,积累了丰富的安全管理经验。几年来,他规范管理,严抓安全,珍爱生命,工作上挑大梁,攻艰中当先锋,为开拓区顺利完成各项工作任务作出了突出的贡献。面对新工人工作能力、素质偏低及巷修任务重等种种困难,他积极配合区领导出点子,想办法,在井下现场,手把手地教新工人如何使用巷修工具,毫无保留地把自己的工作技能和工作经验传授给他们。他尤其注重培养新工人的良好职业习惯,规范他们的操作行为,1109队这支年轻的队伍迅速成长为一支令区领导刮目相看、足可倚重的巷修主力军。王红卫,男,46岁,中共党员,掘进区副区长。在216-2切眼扩掘期间,他针对11216-2切眼扩掘过程中紧临112163采空区架前掘进,煤质疏松,顶板破碎,积极优化支护工艺,采用锚网索+梯子梁+槽钢联合支护,实施“四六”制掘进作业,8月5日实现了安全贯通,为全矿采掘衔接奠定了基础。在今年7月21日、22日特大暴雨的非常时刻,王红卫闻汛而动,21日早班升井后,听说全区干部职工在坑木场抗洪抢险,他没有顾得上休息和吃饭,第一时间赶赴抢险现场,冒着瓢泼大雨和时间赛跑,扛沙袋,扛木头,在齐腰深的水中进行抢险。柳玉龙,男,52岁,中共党员,掘进区副区长。严格现场的施工标准,实现精细化管理。在216-1配运煤巷掘进施工时,采空区顶部需穿过112165设备眼,支护难度非常大,他结合技术人员经过现场调研,积极优化支护工艺,采取两帮各布置两趟帮锚索,顶部四趟锚索进行加密,同时采用槽钢进行连锁,有效加强了巷道的支护效果。采用注浆锚索滞后加固、局部采用工字钢棚子进行二次加固,保证了现场安全生产,同时节省U箍53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