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蕾持续很长一段时间的点赞、晒娃热几乎跑偏、扭曲微信朋友圈,在人们的厌倦反感情绪影响下,终于渐渐灭火。当我们欣喜地发现朋友圈变得清净时,又一波用孩子吸引家长在微信平台投票的热潮掀起。金华的微信玩家发现,从今年上半年开始,微信朋友圈成了拉票平台。学校开学才几个星期,孙雪琳就已经为孩子家长发来的投票请求懊恼不已:“这个是朗诵比赛要投票,那个是什么宝贝评选要投票,都是家长嘛,不好意思不帮忙,但多了就很闹心。又是关注,又是分享,还要截图发送,花头来得个多。步骤这么麻烦,投的次数又多,就会造成困扰。另外,每次都要关注不同的微信平台投票刷票公众号,现在公众号里每天都堆满了各种广告。”和孙雪琳有差不多经历的,还有徐婷,她说自己差不多每个月都会成为被要求投票的对象。“大概从3月开始,朋友圈里群发投票请求的情况就越来越多,大多是给孩子参赛拉票的。”让人抓狂的是,一般微信投票不是投一次就了结,还有初赛、半决赛、决赛、总决赛等,这样的“过五关斩六将”,商家乐此不疲,参与者却是叫苦不迭。小学老师赵女士特别反感这类投票,在她看来,这种评选对孩子有害无益:“说句不好听的就是没事寻开心,如果真的是孩子参与,我们也很乐意去见证他们的成长。但是,事实上很多投票都是大人在操作,孩子参与的并不多,我觉得对孩子成长的意义不大投票刷票公众号,弄得不好还有可能让孩子相互攀比。”相对于被投票者的困扰,那些索求投票的人,“也是被逼无奈”。新晋萌妈王丽珊这几天正忙着拜托亲朋好友帮忙微信投票,因为她给两个儿子报名了某摄影公司举办的“明星宝贝”评选活动,投票的渠道就是微信平台。王丽珊说,决定参加评选后才发现评选的投票环节让自己伤透了脑筋:“想到还有决赛投票,我就闹心,有点骑虎难下了。”在采访中,部分家长表示参加一些比赛前,并不知道要通过微信平台等方式投票,欣欣妈妈就是这样。今年上半年,她给欣欣报名了某舞蹈比赛,孩子准备了一两个星期,但比赛结束后,举办方要求关注一个微信平台,在上面发动投票,票数占总成绩的一半。“我也挺无奈的,总觉得这样对孩子来说不太公平,要么现场投票,要么评委打分,这样靠拉票的结果让人不信服。”欣欣妈说。不过投票刷票公众号,最后她还是发动身边朋友微信投票,为女儿拿下了一个优秀奖。比赛前三名的几个孩子,少有实力派,大多都是微信投票的佼佼者。“从那以后,只要是投票的,我都不再让孩子参加了。”微信平台刷票的普及,看似火了商家,却让没有判断能力的孩子无辜躺。实际上,它新鲜了一时,恼了被投票者,烦了求投票者,实现的却是“双输”,相信若不克制,不久就该步点赞后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