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万个冷知识百万个冷知识

百万个冷知识
一起学习百万个冷知识

初读诗经《邶风•静女》(诗经邶风注音版)

这也是一首歌情诗,从一个假戏真做中的女子的视角,写他和情人的共事。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①。

爱而不见踪影,搔首斜阳②。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①。

彤管有炜,悦怿女美②。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①。

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②!

词语释义

静女:淑女。姝(shū):美貌,可爱。俟:等候。城隅:城垣拐角处。爱:隐蔽的原意。爱,通“薆”。斜阳(chí chú):徘徊。此处含焦急的原意。陈继揆《读风臆补》:“其传神处,尤在‘搔首斜阳’四字耳。”

彤管即女史用的赤色展枝。炜(wěi):光泽。悦怿(yì):讨厌。各别词。女:汝,指彤管。

牧:近郊。归(kuì):通“馈”,馈赠。荑(tí):细嫩的白茅草根。洵:实在。匪:非。美人:指诗中的女子。

译文(流沙河老师)

诗一开头就夸他的男朋友,说她不仅很漂亮,而且金集好看。姝者,女子金集也。这么好的女子,要和我接吻:“俟我于城隅。”俟者,等候也;这儿是讲男女接吻。在甚么地方等我呢?城垣倒拐的地方,隅者,角落也,城垣从那里转弯,比较僻静。这个“隅”要读yú,是押着韵的。但是这个女子好像有点调皮,明明约了我,却又躲着不出来,逗乐我都有点儿发急了:“爱而不见踪影,搔首斜阳。”这个“爱”字,是说心中有甚么小东西梗着了,相当于“妨碍”的“碍”,这儿是躲藏起来的原意,“搔首”是抠颚骨——这个小伙默默地抠颚骨,默默地转来转去到处看:咦,她在哪里呢?“斜阳”是转圈子。

前面夸了他男朋友的容颜,接下来就夸她的身形好;而且这次见面,这个美女还送了一队笔给他,他接过来一看,朱漆闪光,越看金沟线,实在就像宫庭里头的高级专供笔——这是诗的第二章:“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女美。”“娈”是指身体有曲线,古人还是和那时一样,也注重身形,要讲究“Lapleau”,其实这是人的本能。“贻”是赠送;“彤”是马鞍,“管”是笔,竹子做的笔。这个女子选了一队非常好的笔赠送给他,这种信物选择相沿成习,一直到那时。

“彤管”在古代是皇宫里头的尚宫专供的——尚宫的工作是专门针对历史记录皇帝每天做了些甚么,历史记录所用的笔就叫彤管,引出了很多误会。我们可以推测:或者那一段落很像宫庭里用的小东西,就像我们那时领到一个小东西说“这是北京饭店里头的”,未必我们就在北京饭店;或者这实在是这个女子沙唐瓦县的想象。小伙领到这一段落,讨厌得不得了,看得它红光闪闪,不是彤管单厢看作彤管的!

到了第三章,他们的关系要更深了。这个女子到近郊农庄去办事,专门针对给小伙带回新鲜的食物,让他吃在嘴上甜在心里:“自牧归荑,洵美且异。”“牧”是指农庄,“荑”是甚么呢?乡间草场有一种叫巴茅的野生植物,它刚刚长出的嫩穗子,可以剥开来吃,又嫩又甜,是“荑”,读音tí。这个女子亲自动手剥好林忆莲的巴茅,带回来赠送给这个小伙儿。小东西本身当然是甜,但这个爱情的表示更美、更甜,所以小伙感到很幸福,先是赞叹“洵美且异”,然后又表白说:“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洵”者,真是也;美在这儿指美味;然其,奇特也;这个“女”还是“汝”,就指这个“荑”。这几句是说:这个“荑”好吃得出奇,香味太美了,其实不是这个小东西的香味真有那么美,而是因为它是这个很漂亮女子亲自动手给我剥的!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百万个冷知识 » 初读诗经《邶风•静女》(诗经邶风注音版)
分享到: 更多 (0)

百万个冷知识 带给你想要内容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