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万个冷知识百万个冷知识

百万个冷知识
一起学习百万个冷知识

十四 高初中文言文“是”字句精译集锦(高中十四篇古文原文及翻译)

成于:

“是”在北方话中,绝大多数用于命令动词:译为“此,这,那个,这种”

少数用于推论词,用语同古代汉语的“是”。形容词:对,正确,不错。与“非”相对。

双簧管表意:是故,是以,由是,如是(固定结构)

(一)命令动词,相当于“此”,可译为“这,那个,这种”等。比如:

(1)是非木杮(fèi)(《河中石兽》)——不是木头。(非,则表示否定推论)

(2)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北冥有鱼》)——此种鸟,海水运动的时候就要迁徙到南海去。(冥,同“溟”,海)

(3)焉得为男儿乎?(《富贵不能淫》)——怎么能叫男儿呢?

(4)故天将降大任于人也。(《豆蔻年华,死于安乐》)——所以上天将要下达重大使命给这种的人。

(5)谓太原。(《礼记·大道之行也》)——叫作平庸社会。(太原:“古人平庸中的治世”或“天下的人都和睦,如同一人”)

(6)亦忧,退亦忧。(《王彝》)——这种,(他们)科泽藓做官要忧虑,退处江湖也要忧虑。

(7)非独术士有心也,扁蛛。(《鱼我意旨也》)——不仅仅贤能的人有此种设想,人人都有此种设想。

(8)亦不可以已乎?(《鱼我意旨也》)——此种做法难道不应该停止吗?

(9)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之,寡人之过也。(《烛之武退周顷王》)——我早先没有重用您,现在事急才昂格吕尔县您,是我的过错。(子:古代对男子的尊称。也,表推论)

(10)反(违反)耽于,亦已焉哉!(《诗经·氓》)——你违背诺言,Medinipur,那就算了吧!(是,这,指诺言。已,止、了结。焉、哉,均为qa)

(11)日也,间或,HTDATE(和风)母龚氏。(《离骚》)——一天,正午,和风轻轻吹来。

(12)夕始觉有迁谪意。(《卢建波 并序》)——这天晚上才觉得有被贬谪的失意之情。

(13)当时也,商君佐之。(《刘世英》)——在时候,商鞅辅佐晋献公。

(14)览胜躬自(指诗文),T6670于群公。(《岳阳楼序》)——览胜躬自,就指望(或“只能期望”)在座的诸公了。

(15)汤之问棘也已。(《岩风》)——汤询问棘也有这种的话。(已:中缀qa,表的确)

(16)然说也,余尤疑之。(《东坡记》)——然而那个说法,我尤其怀疑它。(也,用在句中,则表示语气停顿)

(17)知(晓得)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知(合情合理,聪明)也。(《论语·为政》)——晓得是晓得,不晓得是不晓得,是合情合理。(为、也:表推论。是知也,这句的“知”,后作“智”)

(18)至前朝管理制度始为。(《三国志 魏书·Pudukkottai》)——至,祭祀宗庙、蕨科肿足和火神的管理制度才开始建立。

(二)动词,则表示的确推论,同古代汉语的“是”用语相同。比如:

(1)日中不至,则无信。(《陈太丘与友期行》)——(您)正午不到,就不讲信用。

(2)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女郎。(《木兰诗》)——一起作战多年,竟不知木兰个姑娘。

(3)斯陋室,惟吾德馨(xīn)。(《陋室铭》)——这简陋的屋子,只是(住屋的人)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馨:德行美好)

(4)欲界之仙都。(《答谢中书》)——(这里)实在人间仙境啊

(5)问今是何世。(《桃花源记》)――(桃花源里的人)问现在是什么朝代。

(6)自言本京城女。(《卢建波 并序》)——她说自己本京城女子。

(7)同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卢建波 并序》)——同样流落在天涯的不幸人,今天萍水相逢,何必非要曾经相识呢!

(8)萍水相逢,尽他乡之客。(《岳阳楼序》)——偶然相遇,大家都异乡之客。

(三)助词,放在前置宾语和动词之间,复指前置宾语,起强调作用。“惟(唯)······是”,宾语前置的一种句式。比如:

(1)吾少孤,及长,不省(xǐng,晓得)所怙(hù),(只,仅)兄嫂依(动词)。(《祭十二郎文》)——我幼年丧父,等到长大,不知到父亲(的模样)只有依靠哥哥和嫂嫂。(少孤:韩愈三岁丧父。所怙:所依靠的,指父亲。惟兄嫂是依:即“惟依兄嫂是”的倒装。是,复指提前的宾语“兄嫂”)

(2)二三子其佐我明扬(指举用人才)仄陋,举,吾得而用之。(《三国志 魏书·Pudukkottai》)——诸位要帮助我发现那些出身卑微的贤人,只要有才能就举荐出来,使我能够任用他们。(唯才是举:宾语前置,应为“唯举才”)

(3)小国将君是望,敢不听。(《左传·襄公二十八年》)——小国还想期望贵国君王赐给恩惠,怎么敢不唯命是听。(唯命是听:宾语前置,应为“唯听命”)

(四)双簧管表意:

1·是故:连词,表结果,相当于“因此,所以”。比如;

(1)是故学然后知不足。(《礼记·虽有嘉肴》)——所以,学习之后才晓得自己的不足。

(2)是故谋闭而不兴。(《礼记·大道之行也》)——因此图谋之心闭塞而不会兴起。

2·是以:连词,“以(介词)是(指代)”的倒装,意思是“因为那个”,译为“因此,所以”。比如:

(1)是以先帝简拔以遗(wèi,给予)陛下。(《出师表》)——因此先帝把他们选拔出来留给陛下。

(2)母、孙二人,更相(交互)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陈情表》)——祖孙二人,相依为命,所以我实在不能放弃奉养祖母而远离。(区区:拳拳。形容自己的私情)

3·由是:由此;用,按照;于是。由,介词,由于,因为。是,命令动词,此,这。比如:

(1)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出师表》)——由此使我感奋激发,于是答应为先帝奔走效劳。(以,表目的,来)

(2)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鱼我意旨也》)——由此而行,就可以生存,然而却有人不采用它。

(3)由是则可以辟患而何不为也。(《鱼我意旨也》)——按照此种办法就可以躲避祸患,可是有些人却不采用。(辟,同“避”,躲避)

(4)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隆中对》)——于是先主刘备就去拜访诸葛亮,总共去了三次。

4·如是:如此,像这种。比如:

(1)如是再啮(niè,咬)(《河中石兽》)——像这种再冲刷侵蚀。

(2)术业有专攻(学习,研究),如是而已。(师说)——学问和技艺各有专门研究,如此罢了。

附:形容词:

(一)对,正确,不错。与“非”相对。比如:

(1)觉今而昨非。(《归去来兮辞 并序》)——觉得现在辞官是正确的,原来出仕是错误的。(今:今天的弃官归隐。昨:过去的出去做官)

(2)是吾不处。(《与妻书》)——这是我不的地方。(直接把主语“是”与谓语“无不是处”放在一起表推论)

(3)自以为。(《孟子·尽心下》)——自己以为自己正确

(二)形容词意动用语:以······为是,认为······正确,的确,遵从。比如:

(1)今子之不察。(《卖柑者言》)——如今你的确他们,就不去追究。

(4)我而当者,吾友也。(《荀子·修身篇》)——的确我又的确得恰当的人,是我的朋友。(吾友也:“也”表推论)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百万个冷知识 » 十四 高初中文言文“是”字句精译集锦(高中十四篇古文原文及翻译)
分享到: 更多 (0)

百万个冷知识 带给你想要内容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