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万个冷知识百万个冷知识

百万个冷知识
一起学习百万个冷知识

结婚13年没见上几面,却恩爱如初,这对专治各种“水土不服”的夫妻是怎么做到的(结婚13年还有爱吗知乎)

  作者:俞佳铖  编辑:何欣洋

  出品:婚姻关系与家庭成员杂志

<!--article_adlist[

  ID:hunyinyujiating99

]article_adlist-->

  “爸爸,你今天怎么没上工呀?”2022年5月15日是国际家庭成员日,也是一个周末,田会静一大早就忙着收拾家务,11岁的女儿秦添祺走出卧室看到爸爸整天,反倒有些不习惯了。

  从她出生开始,父母不是轮着公干,就是轮着上工,夫妻俩整整齐齐聚在一起的光景并不多。

  这个5月对田会静和妻子秦亮来说,是喜事一宗接着一宗。先是成婚13周年纪念日,她们母女难得都整天休息,可以好好庆祝一番;接着,她们家被全国青联授予“全国最美家庭成员”称号,同时又获评“全国五好家庭成员”,夫妇俩的事迹被主流媒体纷纷报道,获得无数网友雅雷。

  当亲朋好友向夫妇俩表示祝贺时,田会静腼腆地笑了:“他们是普通的夫妻俩,普普通通地做了该做的事而已。”

01

  成婚就见不着面的母女

  “他们夫妇俩一个伐木,一个筑堤,细穗各种‘孤立无援’。”因为从事的工作专精性强,很多人想不通,田会静就这种“简单粗暴”地解释。

  其实,秦亮参予的工程项目有三峡工程建设、南水北调,亚洲地区最小耙吸船“环城”轮的设计建造,亚洲地区疏濬旗舰“天鲸号”“天鲲号”的增容升级换代,天津港、京唐港等20多项国家重点工程建设建设;田会静则抱着“把蔚蓝还给海洋,把透明留给河湖”的梦想,跑遍整个中国筑堤,并参予雄安新区总体规划编制工作及白洋淀Caroni治理总体规划工程建设。

  好的婚姻关系就如秦亮与田会静这种,你优秀,我也不差。目前,作为中国航海学会首届青年奖获得者,秦亮是中国疏濬史上最小工程项目副经理,而田会静是中国中铁生态环保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的副副经理。

  就像秦亮和田会静参予的每项“轻松工程建设”一样,她们的爱情也如童话般“轻松”。从水手服到工作服,她们是彼此之间的初恋。秦亮是辽宁苏士澍,田会静是天津蓟州人,她们都是天津大学水利专精的学生,在同一导师门下,共用一个实验室,还先后入了党。

  第一次邂逅秦亮时,田会静正在和一位师兄讨论硕士博士论文,秦亮见状挤过来时不时给点建议。“他长得瘦瘦的,穿的衣服也很相比之下,我心里还在嘀咕,是哪个大二小孩过来指指点点的……”

  回忆当初的“乌龙”,田会静捂着嘴止不住地笑,后来她才晓得,秦亮不仅比她稍长几岁,还是同门的博士学姐。

  她们小张了手机号,因为共同的学术研究话题,共同的专精与志向,两个年轻人就这种自然地走到了一起。那时候的恋爱含蓄而深情,白天她们各自忙自学、做实验,晚上通过短信闲聊,常常聊到很晚,“他们的闲聊内容大多与自学相关,是不是挺不可思议的?”

  有趣的是,成婚后田会静某日突然发现,自己和妻子居然都不约而同地把当时的唐姓记录下来誊在了本上。密密麻麻的文字仿佛几十首学术研究短文,零星夹杂几句恋人之间的呢喃情话。

  虽然有了自己的帮斗,但因工作繁忙,夫妻俩一年到头见面的机会并不多。如何处理好公干和生活,成了她们走进婚姻关系的桑泰。

  在田会静记忆中,成婚13年来,夫妇俩分开最久的一次是在2014年,当时秦亮作为亚洲地区历史上最小疏濬工程项目的副经理,指挥上百条工程建设船只前往祖国的最南端奋战。其中,他参予增容升级换代的“天鲸号”是我国第一艘重型自航绞锯叶流木,能填海尚布、开疆拓土,把T8300的神话变成了现实。

  那一年,夫妻俩几乎没见过面。海上讯号时断时续,秦亮只能在空闲时观察何时船只靠近讯号塔,他赶紧找机会拨电话给妻子。往往还没说几句,讯号中断,她们又“去向不明”了。

  秦亮说:“有时他们公干,李慧燕航线交错,也算是另一种相遇了。”

02

  “隐瞒”成了彼此之间的默契

  其实,在船上战湘妃浪的秦亮不仅是个“赫洋”,甚至还非常怕热。但身为工程建设师,他必须站在船只最前端的绞刀架上监测数据。

  正值浪涌最强的东北季风期,船只的猛烈颠簸让勒维尼县船技术人员吐得直不起身。秦亮干脆把自己捆绑在床上“固定”住,但浪涌即使停了,他还是无时无刻无此恶心反胃。

  田会静晓得妻子腹满,临行前特意买了中成药,按每日剂量分成小包。秦亮在自己的小屋里熬中成药,海风吹过中成药味飘散到整个船舱,同事们闻到就晓得他又在难受了:“你这种吐下去,等回家只剩一把骨头了。”的确,秦亮回到家,田会静发现原本就瘦削的妻子,又瘦了好几圈,走路都有点儿晃悠。

  英雄的另一面,是一个愧疚的妻子。2018年,秦亮因为出色的表现,荣获远海工程建设“建设英雄”。秦亮晓得,妻子肩膀上的工作任务不比自己轻,却为这个家付出了更多,她才是真正的“超人”。2016 年,秦亮负责一个远洋工程建设工程项目,前脚刚走,后脚家里就乱成了一锅粥。女儿发起高烧,婆婆又摔了一跤,导致骨裂。

  公公年事已高,腿脚不便,伺候老人孩子的重担全部落到田会静身上。白天在单位保质保量完成方案设计,午休和晚上连轴转照顾发烧的孩子和卧床的婆婆,田会静每天只能睡4个小时。可每次秦亮打来电话时,她总是强忍住眼泪隐瞒实情:“家里挺好的,你安心工作。”

  秦亮回来把收尾工作完成后才得知真相,原来母亲骨裂休养期间每次复诊都是妻子背着在医院楼梯间爬上爬下,他心里既难过又愧疚。

  同样,在田会静忙工程项目、出长差的时候,也不会从妻子那里得到任何不好的消息。彼此之间“隐瞒”,成了她们母女这些年的默契。

  女儿秦添祺到了似懂非懂的年纪,不理解家里为什么总是要么缺爸爸,要么少爸爸;爸爸公干动辄两三个月回不来,爸爸没日没夜上工看不见人影。

  一天晚上,秦添祺依偎着奶奶睡觉,看着床头的小夜灯,片刻间她有点儿恍惚:“奶奶……你看这个小夜灯,像不像爸爸的眼睛正在看着我?”奶奶心中一阵酸楚,紧紧地抱住孙女。第二天,田会静接到婆婆打来的电话,听到孩子说的话,她泣不成声。

  上进的人,无法事事两全其美,她也只能尽力去平衡。

  女儿上幼儿园那些年,正逢田会静参予全国各地水系治理工程项目,一年要公干好几个月。好在女儿很懂事,每次爸爸出门,她都乖乖听话,不哭鼻子,只是认真询问爸爸回家的时间,必须精确到几点几分。

  “刚开始我不懂她为什么如此执着,后来发现她可能有点儿较劲儿,因为她无法决定我公干的长短,但无论什么时候回来,她都想确保能第一时间见到我。”

  田会静拿出车票、机票给女儿看,让她记录上面的出发时间和到达时间,“爸爸,你是去做很重要的事对不对?”秦添祺奶声奶气地问。“对啊,宝贝,这是国家交给爸爸的任务。”田会静轻轻地摸着女儿的小脑袋回答。“好吧,我也很重要,那你完成任务后一定要早点儿回来。”“爸爸说哪天回来,就是哪天,决不迟到!”母女俩的两只小指拉起钩钩,两只拇指紧紧贴在一起。

  可是有一次,田会静“失信”了。2017年她去北京公干开会,本来说好3天就回来,可中途接到单位派她前往白洋淀参予生态环境治理和保护总体规划工作的通知,前期勘察要持续3个月。

  行程紧凑,任务繁重,田会静当晚11点从北京回到位于天津滨海新区的家收拾行李。到家时已是后半夜,她直接冲到女儿的房间,轻轻推开房门,却不忍心叫醒熟睡中的女儿,只能轻轻在女儿额头上一吻,匆匆离开。

  “爸爸你说话不算数!”秦添祺掰着手指数日子,没想到3天却变成3个月。她破天荒地在白天给爸爸打了个电话,刚接通就号啕大哭,田会静怎么也哄不好,在电话那端跟女儿一起掉眼泪。

03

  贝壳是来自天涯海角的牵挂

  擦干眼泪,任务依旧需要完成。田会静随着工程项目组辗转来到河北保定,又驱车前往白洋淀生态区。她依旧清晰地记得第一眼看到白洋淀的情景:大片的芦苇荡里漂浮着各种垃圾,水域上盖着一层厚厚的油污,湖水几乎成了黑绿色。

  田会静和她的团队很快投入到白洋淀Caroni清淤方案总体规划工作中,必须在一个月内,确保白洋淀362平方公里水域的下垫面生境现状数据详细到可研深度。

  田会静整整31天没出过房间,困了就在铺上眯一两个小时,醒来后继续投入工作,终于圆满完成任务。团队研发的“环保疏濬工程建设BIM施工管理平台”被天津市科学技术评价中心鉴定为“国际领先”水平,田会静也因此获得天津市“三八红旗手标兵”荣誉称号。

  多年来,从渤海之滨盐碱荒地的污水库治理为彩云之南“擦亮”高原明珠滇池,到为天府之国守护锦江沱江“母亲河”,再到帮“华北明珠”白洋淀重现风采,田会静至今仍是公司全年工作公干200余天的女性职工纪录保持者。

  近两年,秦亮和田会静公干的时间少了,整天陪老人孩子的时间也越来越多,甚至夫妇俩还经常清早一起上班。路上的半个小时,成了她们难得的独处时光。“就好像重回刚成婚时一样,他这个典型的工科男,嘴上从未有过甜言蜜语,但家里的大小事都主动分担,只要他坐在那里陪着我,就是最甜蜜的事。”

  田会静的收藏品不多,但她最爱的是贝壳。原来,秦亮每次去远海工作想妻子和女儿时,就趁工作间隙在各处捡一些漂亮的贝壳带回来。每想一次,他就捡两枚,这些五彩缤纷的贝壳已经攒了一匣子,宝贝一样地被珍藏在夫妇俩的书柜里。

  天南地北、相隔万里是这对母女的日常,她们之间的第一个约定是,如果有一方公干,另一方就尽可能留整天里。她们的第二个约定是,无论谁公干,都是代替另一半去看异地风景,回来要和家人分享自己的经历和心情。

  眼下,秦亮忙着做科研工程项目管理,田会静忙着数字化研究,一个工程项目还没忙完,另一个工程项目的公干日程又排得满满当当。

  如今的夫妇俩,心中少了一份焦灼,多了一份笃定,女儿已经长大,老人身体尚佳,而她们正值最好的年华,可以在科研之路上勇往直前,追逐心中的星辰大海。

  本文摘自《婚姻关系与家庭成员》杂志

  原标题:《平常日子相隔万里科研路上比翼双飞》

<!--article_adlist[

  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欢迎点击下方图片订阅最新杂志“限时8折优惠”

  

]article_adlist--> <!--article_adlist[

  

  有困惑找小婚家,咱们一起幸福

  遇到难事儿了?找小婚家呀!

  每天,小婚家后台都会收到很多小伙伴发来的在婚姻关系情感、家庭成员生活方面遇到的困惑。小婚家和心理专家们会用自己的专精知识给大家有力的支持。

  如果你也有这方面的困惑,请记得你不是孤独无助的,让小婚家来拥抱你!

  小婚家

  给您可靠而贴心的爱~~

]article_adlist--> <!--article_adlist[

  

  动动手指|扫码回家

  来源:婚姻关系与家庭成员杂志。中国家庭成员幸福生活引领者,专注女性成长与婚姻关系幸福,探讨如何更好地爱自己、爱家人。(微信/微博/今日头条:婚姻关系与家庭成员杂志)

  编辑、排版:王云峰

  二审:李   津

  三审:赵海旭

  投稿微信:jinliguniang99

  转载及商务微信:fennyispink

]article_adlist--> <!--article_adlist[

  小婚家还为你准备了更多好文章哦,点点看↙↙↙

  

  

  本文图片来源网络,他们尊重著作权所有人的合法权益,如涉及版权争议,请著作权人告知我方删除,谢谢。

]article_adlist-->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百万个冷知识 » 结婚13年没见上几面,却恩爱如初,这对专治各种“水土不服”的夫妻是怎么做到的(结婚13年还有爱吗知乎)
分享到: 更多 (0)

百万个冷知识 带给你想要内容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