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万个冷知识百万个冷知识

百万个冷知识
一起学习百万个冷知识

多帅的女明星考电单车驾驶执照,单厢土成“村内大姐”

当你在马路上看见一名俊朗的摩托车女勇士隆隆着消亡在视野之外,暗自艳羡和优柔寡断时;

Jaunpur却是她当然不会告诉你的——想做电力机车男孩,可能得先成为三蹦子男孩。

我的一名大叔朋友,最近准备去学电单车驾驶执照。

根据她平常转贴的赛手音频,我以为会是这个风格:

毕竟电单车的可靠性虽然在网上一直存在争论,但永远有潮男酷妹们对它心动。

一定是因为伴着枪声纵情在马路上,确实能领略到人血清素攀升的快感。

而当看见大叔身着高亮度披风,坐在两辆两轮摩托车上笑嘻嘻转弯,我整个人都愤慨了。

感觉下一秒钟就要去厢型,这当然是她离风尚最北的一次。

类似这样@电动汽车常驻

随着电单车在青年人社会群体中愈来愈火,现如今摩托车考据的需求正变得愈来愈多。

很多总教练车明显感觉到了营生的火热——报读的不再只有送餐赛手等刚需群体,也有不少通学上班族和想查珠寺的LOOK。

在我看来考汽车驾驶执照,是平凡人和总教练车总教练的一场互相煎熬。

那么现如今,电单车考据就是每个想千篇一律的青年人们必须渡的劫。

即便你平常穿服饰品牌、戴生硬饰品,热衷用各种复古的嗜好突显性格。

但在电单车驾驶执照的考点上都得发散闪光,甘愿做个土民。

之前被成龙纳为迷弟的rapper石勒,曾经唱过一首叫《二手货摩托车》。

在MV里他穿花背心带墨镜,背后的摩托车平添几分酷炫。

但考电单车驾驶执照时,一脸严肃的样子仿佛要去给邻村大舅送化肥。

嘿这里是keyl石勒,我戴着安全帽把两轮车驾驶执照收入囊中。

出道时以高冷形象示人的歌手苏见信,我本以为愈来愈像邢捕头已经是他接地气的巅峰;

直至在电单车考点看见他,才发现自己真的是唐突了。

看这小蓝车,看这红披风,简直可以完美混入当地人才市场的装修队。

忍不住想问一句:诶师傅,搬趟家具要怎么收费?

@长沙驾考王总教练

你永远不知道,那些在马马路上纵情的勇士为了拿证,究竟经历了什么。

想象中这明明是件孤独又刺激的事情:头盔一戴,谁都不爱。

除非亲自去看一眼总教练车的电单车练习场面——

学员和总教练们围成一堆,热闹得仿佛在参加村内集会。

@红姐拾光记

学汽车时,每辆车的固定搭配一般是3-4人。

开车的你、副驾驶的总教练,还有一两个在后座看热闹的同期学员。

但在电单车课上,往往是一个总教练同时段带十几个学员。

看两轮车被群体层层围住的架势,我还以为是东北大妈开始抢购冬储大白菜了。

@土豆成精(小崔)

志向高远的准摩托车勇士们,在这里很难保持自己桀骜不驯的姿态。

总教练车摩托车往往没有后座(有也不能载人),也就断绝了坐在那儿摸鱼发呆的一切可能。

青年人可以对老板画的大饼不屑一顾,但摩托车总教练一句跟上来足以让他们的神经系统暂时越过大脑的处理程序。

双脚不受控制地奔跑起来,试图听清每个操作和考点。

我曾在网上刷到过一段教学现场音频,不细看还以为是一群成年人在玩老鹰捉小鸡。

带红头盔的总教练边骑边讲解,后面跟着小步快走的学员。

@杭州电单车驾驶执照培训

记得在这个地方打转向灯……好了我前面掉头,你们留在原地就好。

这样令行禁止的场景,我大学军训之后就没再见过。

@杭州电单车驾驶执照培训

无法保持性格,只是电单车梦破灭之旅的第一步。

因为比俊朗电力机车变三蹦子更打击人的,是发现自己连三蹦子都骑不明白。

平心而论,国内的电单车考据其实并不算难。

跟汽车一样分为四项,其中科二科三是实操。科二共有三个项目:单边桥、坡道起步和绕桩。

我们可以拿日本的摩托车驾考进行对比。

后者的考试内容不仅包括上述几项,还有颠簸路段站立骑行、S型曲线和画圆等,对通过时间和操作精细度的要求也更高。

但在国内考摩托车驾驶执照的一大bug在于——练习的时间太少了。

不像汽车驾考对几个科目的考试间隔时间、上课练习的时长都有明确要求。电单车驾考刚刚规范不久,地区之间差异很大。

法制周末就曾报道过,在北京考科目二、科目三需要到总教练车打卡练习16个小时。

但去山东的某所总教练车,只需进行2小时实操练习就可以进入考试程序,一天拿证不是梦。

虽然绝大多数去考摩托车驾驶执照的人,单厢声称自己具有丰富的自行车和电动汽车经验。

但总有人直到骑上真车,才发现自己没有天赋。

@总教练阿才

不要低估电单车,即便是总教练车的三蹦子,其灵活性依然是对人手眼配合的考验。

任何对此掉以轻心的人,单厢在猝不及防时意识到成为一名俊朗勇士的代价。

@西安电单车驾驶执照~老于

就拿科二中的单边桥为例,要求考生前后轮依次驶过两个宽20厘米、高5厘米的桥,中间不能掉落。

对于平衡能力不够好的人来说,难度不亚于走高空走钢丝。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拥有电力机车梦的潮男潮女,甘愿在总教练车学起了三蹦子。

因为两轮摩托车只需让左右两个后轮分别通过两桥——可以说难度大大降低。

只可惜命运的馈赠早就已经标好了价格。

考单边桥时的小小优势,往往会在下一个项目,绕桩中彻底还回去。

绕桩,顾名思义就是在一列间距不远的杆子之间左右穿梭。

且不能压到两侧的黄线,考的是对摩托车转弯的操纵能力。

@西安金牌电单车驾考咨询

如果你曾经玩过电脑上的赛车游戏,就会知道摩托车在转弯灵活度上往往都要远胜小汽车。

当然拐过头的时候也会更尴尬。

@摩托车驾驶执照拿证(考点直招)

相比于二轮摩托车,两轮摩托车的体积更大,转弯时更难把握距离。

如果不幸摊上的考试车是偏两轮,也就是俗称的侉子——因为车身结构不对称,还会增大考试难度。

上图这种就是偏两轮。@香菜沫儿在北京

比如下面这位内蒙古通辽的摩托车考生,可以说是用最慢的速度,拐最让人意想不到的弯。

精准撞到了每一根杆子,总教练扶的速度都比不上她撞的速度。

@长城新媒体

最后一个右侧急转,狠狠撞向摄像头——很难不怀疑她是在练习瞄准。(bushi

也有一些人深刻认识到了谨慎的重要性,试图用分解动作确保自己拿到高分;

只是那缓慢的速度、空洞而机械如提线木偶般的节奏,让人不禁想劝这位先生,千万不要为考个证而丧失灵魂。

@摩一哥

二轮摩托车的考生也不要高兴得太早。

虽然纤细的车身降低了撞杆、压线的可能,却带来了另一个麻烦——侧翻。

摩托车驾考的一个通用规则是行进过程中脚不能踩地,对两轮摩托车来说是没什么难度。

但往往是二轮摩托车驾考的挂科重灾区。

你看下面这位大哥,在正式绕桩前情不自禁地减慢了速度,暴露了他新手的身份;

却忘了二轮摩托车就像自行车一样,骑太慢是无法立住的。

无处安放的左脚,仿佛在暗示他复杂的内心。

是放下它,无奈忍受挂科的事实;还是让它这样悬空,冒着倒地的风险再坚持一下?

@摩托车驾考培训

当然二轮勇士中也从来不乏勇敢者,仿佛已经克制不住自己的电力机车之魂,试图用考试车提前练习压弯。

但结局往往是……

对于那些对勇士生涯满怀憧憬的人来说,这场失败是惨痛的。

在我看来小汽车驾考挂科让人心疼时间和钱,那么电单车考据失败,心疼的往往是碎成一地的尊严。

想象你骑上人生中第一台电单车(虽然是总教练车的三蹦子),脚踩油门的瞬间,以为自己可以像《天若有情》的刘德华那样潇洒;

谁知刚起步就熄火,只能做第一次骑上飞天扫帚的纳威。

尤其是相比于汽车场地,电单车的场地往往小得多。

周围大概率会聚集一大批等着上课、刚刚下课,或者纯看热闹的围观群众。

@众易驾培

少了汽车外壳搭起的独立空间,不小心摔倒时,你甚至能听到周围惋惜的叹气。

一秒钟重回中学时被班主任盯着做题的恐惧。

而那些通过考试的,其实也没有对骑摩托车这件事有足够信心。

比如我的大叔朋友,考据后三个月依然不敢上路。

她提到一个细节:自己去总教练车咨询的时候,总教练就大力推荐学员们都考D证。

因为简单,大家都能过。

目前主流电单车驾驶执照分为三种,只能骑轻便电单车的F证,骑二轮摩托车的E证,和骑两轮摩托车的D证。

D证作为更高等级的证书,不仅可以驾驶两轮电单车,也可以驾驶普通二轮电单车。

但有不少电单车赛手表示,两轮在考试实操中其实更简单、更不容易失误。

用一名资深总教练的话来说:真要能开翻那太牛了,总教练车校长都要出来看一眼。

不过同样是因为各地标准参差不齐,这一理论也具有地域差异。

某县城一总教练车就劝想骑电力机车的青年人没必要去考两轮——

因为当地的二轮考试车辆是自动变速的踏板式摩托车,无需手动换挡,也就不会有熄火问题。

平常大家调侃汽车新手,很多人会开玩笑有驾驶执照不等于会开车。

放在现如今的摩托车领域可能更合适。

比如,用三蹦子考下D证之后,是不是具备骑二轮电力机车上路的能力,即便是新赛手自己心里也要打个问号。

考据是为了拿证,学车的事可以再说。

@热度新闻

很多人会在快速拿证之后,再去报读所谓的安驾课程,也就是摩托车培训班。

开直线、转弯、换挡提速,甚至如何扶起倒地的车,都一一从头学起。

行业内也不乏有声音,呼吁指定更合理、更标准化的考据流程。

比如既然会骑两轮不见得会骑两轮的现象这么普遍,能不能从源头就将两种车型的驾证范畴分离?

毕竟骑摩托车虽酷,但安全永远是第一名。

平平安安回家,才能享受心在马路上的快乐。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百万个冷知识 » 多帅的女明星考电单车驾驶执照,单厢土成“村内大姐”
分享到: 更多 (0)

百万个冷知识 带给你想要内容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