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万个冷知识百万个冷知识

百万个冷知识
一起学习百万个冷知识

响应号召,我真的跑去送外卖了(呼叫外卖小哥)

当下将香喷喷的自助餐送到你手上的,可能是一位老年办公设备的媒体专业人士或国企员工,也可能是位马上迎来考试周的博士生。

他们顺道感受到了近一周卫星城送餐运能的紧缺,决定短暂地跳入送餐员的战团,并由此小窥一个孤单行业的冷与暖,缔造一座熟悉的卫星城的一面。

自禽流感政策变化以来,数处相继再次出现送餐运能严重不足的现象。当了多年客人的人亲自出赛补充送餐运能,短则新体验几半小时,为数深入送餐员战团数天。

近日,已经有上海、重庆、河南省开封市等数处市工商局发出首倡,鼓动居民重新加入送餐赛手战团。如12月16日上海市朝阳区老龄社会公众服务站社会公众号发布的首倡哈敦,由于上周现铜剧增、运能严重不足,订货有可能再次出现延后、订货食品稍凉等情况,“如您上周未到岗工作或有空闲天数,可以自主选择重新加入送餐赛手战团。”

在多个SNS网络平台上,自“鼓动”之后越来越多的人分享着自己的送餐员新体验。有“叫我送餐侠”的青春,有手在风中被吹裂的痛苦,也有订货延时被网络平台欠费的酸甜苦辣。

我们和5位在上海新体验了送餐员生活的人聊了聊,下面是他们的故事。

(该文芳文馨、李涛、倪萍、王静怡、陈浩均为表弟。)

“5个半小时赚100块,pirates了10分钱不说,还被限制帐号”

看到“鼓动”,我就蠢蠢欲动自己了,即使最近Unnao太高,等送餐的天数太短了。

17号是我送送餐的这天。那天虽然正午,但风特别大。我原本想着骑自行车送,但骑了一会儿就累得渗出三相,而且还逆着风,不到五分钟我就蹬不动了,最终还是去租了一辆摩托车。

李涛租到的摩托车

这天我就送了5个半小时,赚了102块,竟然还pirates了聚花,即使有3单我都延时了,好在我有后辈特权,索偿以后把钱拿回来了。尽管戴着帽子、面罩和面罩,但是上海当时白天摄氏4度,晚上摄氏9度,我最终累得手都快没知觉了,回家的时候脸上两坨高原红,耳朵累得发热、发红。

其实下午四点开始,我的膝盖就开始疼了,想着送俩半小时就赶紧回家。

结果,送送餐是会上瘾的。

有很多暖心的瞬间。有一位大叔跟我说,这么冷的天气,送什么送餐,赶紧回家歇着吧;还有一位商家大姐看我没有戴面罩问我,怎么不戴面罩;有客人订货快要延时了,电话里告诉我说,没事儿,不着急。

我不认路了,有个大哥正在跑着送,看到我四处张望的样子,也停下来问我给我指路,然后又急匆匆跑走了。

但是也有委屈,路上有一位同行大哥,骑车扭来扭去的。我刚上路不敢超他车,最终还被他转过来凶了。

最难的是送水的订货。有个超市的单,五大瓶怡宝矿泉水和一瓶水果罐头,没把我沉死。我刚开始没有放稳,整个袋子从车上翻下来了,我赶紧检查了一下罐头,还好没有碎。

当天最终一单是在一个中高档小区,我在门禁的地方等了十多分钟,一直没有人过来,我拿着他的羊肉汤站在门禁外面感觉特别无助,电话也打不通。我又跑到小区门卫那里让他通融一下,登记了信息,他帮我开的门禁,最终到客人家门口就剩下两秒延时,我赶紧按了送达按键。

刚开始不懂拒绝,网络平台推的单我都接,结果一次要送四个订货。我去送其中一个的时候,就要把其他三个都带着,怕弄丢了。所有订货拿着在小区里跑,腿累得有点木,还崴了脚。

我从来没有这么狼狈过。

乘电梯的时候,我发现旁边的小姑娘在打量我。我对着电梯里的镜面看了一下自己,即使不小心崴脚,鞋上有一大片灰,外面天黑,我没有注意到。我的头发也跑飞了,脸上还有两坨被口罩挤压和被风吹出来的高原红,真想哭。

晚上9点回去,路上已经没有什么人了,冷风呼呼地吹。路过家门口附近的沙县小吃,我进去点了一份热馄饨,我送的第一单就是这家沙县小吃。

屋子里太暖和了,我已经有些害怕明天的到来。当我看到我的帐号被限制一天的时候(我没有通过网络平台微笑行动的检测),心里又有点庆幸,我可以偷懒了。

李涛的手机截图

不过偷懒也是暂时的,再怎么说也要把租车的300分钱赚回来。

“骑公路自行车送送餐,感受到了逆风飞翔,就当是锻炼身体了”

我从这个月16号开始送送餐,一共送了三天,赚了200多分钱。

我之前是做研发工作的,最近刚刚失业,就想着上海这种送餐情况,我自己去试试吧。然后我就骑我的公路车去送送餐了。进出小区也很方便,不需要和其他送餐员一样把车停在小区外边,可以直接进入。

即使这样便利,我也感受到了诸多心酸,送餐员真的太不容易了。

17日上海风特别大,是妖风,逆风时简直是寸步难行,我感受到了什么是逆风飞翔。我还以为近单都很好送,但是晚上找楼是最大的障碍,得打开手电筒,凑近才能看清楚。

昨天接得一单,客人的地址写错了。客人以为我弄错了,他有点不太高兴。但是我就是按照地址导航过来的,我一看明明就是俩地址,后来知道是他朋友写错了。

路上我还不小心把他送餐掉地上了,捡起来看看还好没事,就放在了背包里。最终拿出来,发现漏汁了,汤都流我包里了。摸黑找他家在哪的时候,我还一边在想怎么办。最终我和他说全额赔偿,他说再联系我,后来也没声了,可能刀子嘴豆腐心吧。

还有一单让我很狼狈,接单的时候没有细看。到店发现客人要的东西是一箱牛奶,一箱罐头,还有一袋子零食。当时很后悔,我就一个登山包外加一辆公路车,车连后座都没有,我咋带?

后来想了想不得不送。我就把牛奶装在登山包里,商店老板给我找了一个大塑料袋让我把罐头装袋子里,我左车把挂罐头,右车把挂零食。开始还可以,走到一半,罐头掉地上了。我就一手抱着罐头一手骑车,送到客人手上了。即使罐头掉地上外包装破损,我还给客人解释了下,她是个小朋友,说没事。

那一刻我觉得很心酸。这一行很不容易,他们天天在外面跑。

晚上回来后我emo了好一会儿。当你去做了这一行以后才能真正理解他们,人与人之间要为对方多考虑,站在对方角度去思考。

现在上海的送餐系统似乎也在逐渐恢复,18号早上我去送送餐的时候,问了一个全职送餐老赵,他说这两天单子价格降了。

尽管如此,我可能还会每天抽出来3、4个半小时,坚持送一段天数,就当锻炼身体了。

“跑送餐三天,状况连连,不得不抱着一箱水走去目的地”

新手一定要好好看订货内容,我就跑了三天,坑了自己三次。

我有辆自行车,前没有车筐,后没有座位。这天的时候,我背了个背包,结果有个订货我没仔细看内容,去超市取单才发现是好多菜,光生菜就大几颗!当时我内心的独白是:我真是一个大冤种。

我要是往背包里硬塞,生菜肯定是要坏的,全挂在车把手上又太沉,我怕把自己摔了。最终没办法,我就去扫了一辆共享单车,毕竟那车还有个车筐。看到别的送餐员骑着电动车,可以一下送好多单,我好羡慕啊。

这天完事我还去小红书上发了笔记,想借一辆电动车,可惜没有成功。

第二天的时候,我找出来了一个海底捞的保温箱,是之前点送餐的时候带的,就把它绑在自行车前面了。这样我可以一口气接四单了,靠背包只能接两单。

王静怡升级后的坐骑

还有一次取货的时候才发现是一箱水,我赶紧拿出手机看了看距离。还好,从小区南门对面的超市取货,送到靠北门的一栋楼。我没有转单,直接在App暂时下线不接单了,然后走着去送货。一箱水啊,还是挺沉的,到地方了手也酸了。

第三次坑自己依旧是即使大意了,去奶茶店取单的路上看到还有另外一单可以接,地址还是要去的那个小区,就接了。结果发现那个人点了8杯饮料,看到的那一刻我只想为自己的莽撞自罚一杯。最终我把保温箱调整到一侧装其他订货的商品,那8杯饮料挂在另一侧的把手上。

还好我平时也经常骑车出去玩。这辆车陪我去了上海很数处方,有时候一口气骑着它跑五六十公里。凭借着我出色的平衡能力把饮料安全送达了,点那么多果汁,我琢磨客人可能是嗓子不舒服。

12月开始我们灵活办公设备,我被安排双数的日期去公司,听大家讨论没送餐员都阳了,没送餐员了。当时觉得反正我是上一休一,上班要核酸,因此我正好有48半小时核酸报告(送餐员需要每天上传,最近不用了),干脆我去送一下好了。感染的风险我没有太担心,身边人都快阳了个遍,早就看开了。

从14日开始,我总共跑过三天,有一次只有三个半小时,即使口罩里存水,贴在脸上感觉都快结冰了,我就回家了。三天总计完成了30个订货,配送里程41.7公里,遇到的商家和客人都很有礼貌。有的赛手人真的也很好,有一次客人要两份,我都没注意,取了一份就想走,还是另外一个赛手提醒了我。

我也感受到了放开之后对卫星城的冲击,很多商家看到有赛手接单了才敢做单子,不然东西做出来就赔了。

之前是感觉送餐员挺不容易的,现在是知道了哪里不容易。

“就跑了2半小时,还顺便把合租舍友的山东水饺订货接了”

我知道最近上海送餐的运能紧张,所以12月13日那天早晨9点就点了一份牛肉面,结果等到中午11点,别说吃饭了,连接单的赛手都没有见到。吃不到午饭的痛苦,“准时宝”的2.4元是无法抚平的。

我本职工作是在一家国企,最近老年办公设备,其实天数还是相对灵活的,而且本来就有2个半小时午休。我索性心一横,干脆自己送!注册成为送餐网络平台的众包赛手很快,实名认证只要5分钟就通过了,看几个培训视频,再交100元保证金。我穿好厚外套,戴上毛线帽,出发。

头几单我骑共享单车,都接附近三四公里内的,送一趟共享单车花费1.5元,距离一公里,耗时十几分钟就送完了,Unnao有20多元。

出去跑更是感受到了最近真是没有赛手啊,顺利地接了附近的好几单。到最终一两单我干脆单车也不骑了,直接步行来回,就当是散步了。就是手累,即使得拎着东西走,到第二天手还挺酸的。我还忘记戴面罩了,手都冻红了。

短短2个半小时的新体验,我也遇到了即使等餐太久暴躁的客人。我都到店里了,商家问我:他们这单不是不要了吗?原来是客人等得不耐烦,给商家打电话说不要了。

所幸老板又打包了一份新的,我真送到的时候,客人反而也没有什么情绪。

回家的路上接了一单是同小区的,仔细一看发现地址就是我家,是合租舍友点的餐。我刚搬来这个房子不到一个月,和他不是很熟。到了以后敲了敲门,说“你的送餐到了”,估计他以为我是从门外帮他拿进来的。

新体验下来最大的收获是我自己更会点送餐了,第二天还在小红书上发了帖子,教大家最近怎么点送餐可以更快被接单:只点附近的、选择购物中心或美食城的店家、实付款高单重量低。

感觉这样放着平常心跑跑送餐还挺好的,甚至有点上瘾,我到现在还是会上网络平台看看单子。但是最近几天上海天气太不好了,刮大风,我自己也有事,就没再去了。而且我应该是感染了,嗓子已经哑了。

我也会想,自己一次送一单,而且没有开系统默认接单,也不用考虑后续派单率,所以没有被算法困住。如果是全职赛手,就没机会这样自己制定不被打乱的“配送计划”了。

“体力劳动门槛太高了,感觉自己吃不了这碗饭”

我应该属于上海第一批“阳康”,12月12日,上海还没鼓动居民送送餐,我就下载了美团众包,注册成为了一名赛手。五天的送餐赛手生涯,虽然只赚了几百分钱,但我觉得,这就像和过去三年禽流感生活的一场特殊的告别仪式。

2018年,我大学毕业,进入了当时火热的新消费行业。这个行业工作强度大,物流又反复受到禽流感的影响。到了2021年底,熬过了一个个购物节、一场场直播,我觉得很累了,选择辞职休息一段天数。辞职之后,我会偶尔接一些摄影的活补贴日常开销,其他的天数里,我就看书、逛街、和朋友约会,享受几年来难得的清闲。

但是从今年10月底,我的生活节奏又被打乱了。

望京的禽流感比较严重,我在出租屋里憋闷了一个多月。12月初,朝阳大悦城恢复营业,我终于去逛了逛。12月3日,我阳了,大概属于这次禽流感防控政策变化后上海的第一批“小阳人”。

一周多之后,我由阳转阴,想要出门逛逛。但是联系了一圈后发现,我身边的朋友和之前约好拍照的客户反倒都阳了。

陈浩保存了一张关闭的核酸检测亭照片

12月11日那天,我等送餐等了4个半小时,想着约人出去也约不到,我干脆自己新体验一下送送餐。查了下攻略,我就下载了众包App,线上安全教学用不了多少天数,我可以跑送餐了。

问题来了,我没有电动车,也没有保温箱,因此只能挑那些近距离的单子,而且是奶茶、水果等不用保温的,平均一单能赚6、7分钱。还是新手,我一次只能接一单,跑完一天一看,只赚了几聚花。

不过好在成本也低,唯一的成本其实就是一张券后3分钱的共享单车周卡。

就这样送了5天送餐,12月17日那天早晨,我打开家门,发现好几个之前延后的快递都再次出现在了门口。再看美团、叮咚买菜这些网络平台,也都不再显示运能严重不足了。我知道上海的快递、送餐运能在恢复,我的送餐生涯也可以告一段落了。

几天下来,我最大的感受就是体力劳动门槛太高了。我之前一直坐办公设备室,上海冬天的风那么冷,我跑送餐的时候感觉很新奇,同时也很痛苦。

感觉自己吃不了这碗饭,我还是年后找个公司上班吧。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百万个冷知识 » 响应号召,我真的跑去送外卖了(呼叫外卖小哥)
分享到: 更多 (0)

热门推荐

百万个冷知识 带给你想要内容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