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万个冷知识百万个冷知识

百万个冷知识
一起学习百万个冷知识

下一个Twitter会不会是去中心化的?(大家用twitter都干嘛)

去虚拟化的“蜻蜓”扇一扇门尾巴,巨大的远古怪物心中刮起一片片巨震。

前段时间,去虚拟化的SNS网络“哈氏甲(Mastodon)”火了。因为对Twitter审查监督机制和“另一面法令”的反感,愈来愈多的Bitcoiner开始迁移至“哈氏甲”,这让Twitter运营者汗流浃背难安。

而较前日,使用者数据外泄该事件同样让Facebook不可开交。总市值熔化、使用者外流,使“个人隐私安全可靠”正式成为了悬在Facebook高高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去虚拟化”能无法正式成为未来世界的非主流虽有待断定,但众所周知的是,时至今日,只要在任何金融行业前加之“去虚拟化”五个字,单厢令该金融行业的雄霸们至极提防。

即便,我们都体悟过了前年网络是如何摒弃传统金融行业的。

那以“Mastodon”为代表的新经济去虚拟化SNS网络,究竟若想和Twitter、Facebook对决一下,在SNS网络的武林里抢得一杯羹,甚至原本呢?

其实,Mastodon重制了Twitter的大部分功。使用者可以注册登记、登入、发TOOT(和Twitter的“tweet”类似之处)、转贴、申明、关注,并能及时处理获得通告告诫。像Twitter一样,Mastodon也提供了丰富的USB,可供使用者另行合作开发APP,或软件系统其他服务。

有人说“Mastodon”是两个完全免费的、去虚拟化的、商业性的Twitter。

但“完全免费”和“商业性化”并无法作为“Mastodon”的竞争优势,而它与Twitter最小的差别,也是其最小的卖点,是“去虚拟化”。

那“Mastodon”简而言之的去虚拟化究竟是个啥呢?

其创办人Rochko说:“去虚拟化的形式有很多种不同,而Mastodon属于‘国联式’。”

单纯来说是,Mastodon是两个开放源码项目,并且其容许使用者建立自己的伺服器,不同伺服器之间的使用者可以毫无隔阂地交流,这和电子邮件系统十分相似。

举个例子:假如你是A伺服器上注册登记的使用者,你同样可以自由地关注B伺服器上注册登记的另两个使用者,还可以发TOOT @ 他,并且及时处理地得到申明通告。

说白了,Mastodon的虚拟化,是给合作开发者和使用者更大的权力,使其可以搭建自己的伺服器,构建不同主题的网络社区,并保证各个社区之间是相互连通的。

哈氏甲和区块链的技术关系不大,但去虚拟化的理念是一致的。哈氏甲没有中心伺服器,所有社区创立者的电脑都是社区伺服器。这样就在维持系统稳定的情况下,创造了两个去虚拟化的SNS网络。

目前,Mastodon旗舰伺服器mastodon.social 有超过5万名使用者,100多万条 TOOT。而其上搭载的最小伺服器有超过14万使用者,150多万条TOOT。除此之外,网络上还存在着许多不同类型的中小型伺服器。

而Mastodon第一次爆发的真正原因并非“去虚拟化”,而是Switter板块的上线。Switter的主题是不可描述的交易,凭借着“去虚拟化提供色情服务”的概念,仅上线两周,这一板块的活跃使用者就达到3万多人。这也为其后发展埋下了伏笔。

去虚拟化也许意味着自由、公平、独立,但在缺乏监管的情况下,也会导致大量违法内容的涌入。

日本插画师交流网站pixiv在哈氏甲上的pawoo社区是两个实例。

由于Twitter、Facebook禁止18禁内容,大量日本插画师开始将没有限制的pawoo当做优先选项。pawoo开设的第一天就因为18禁萝莉图太多被国外其它大小节点ban过,这被称为国交断绝该事件。然而岛民纷纷发表独立宣言,当时一片片欢腾。

长期来看,Mastodon若想进一步流行,若想摒弃Twitter等传统SNS网络已显得没有那么重要。因为两个开放源码的分布式项目,不会因为某台伺服器,某个人,某个公司的消亡而消失,它会永远地存在于互联网上。

这也许才是去虚拟化的最小意义——没有监管、不可删除、自己发布的信息只有自己来负责。

END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分布式幽灵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百万个冷知识 » 下一个Twitter会不会是去中心化的?(大家用twitter都干嘛)
分享到: 更多 (0)

热门推荐

百万个冷知识 带给你想要内容

联系我们